
前几天帮表弟看手机套餐时,他突然问我:”哥,网上好多人问’你们还用买流量卡吗翻译’,这到底是什么意思?”我这才发现,原来这句话背后藏着这么多人的困惑。其实这句话根本不是字面意思的翻译问题,而是在询问现在还有没有必要购买流量卡。作为用过十几张流量卡的老用户,我发现99%的人都没搞懂这句话的真正含义。
这句话之所以让人困惑,是因为它表面在问翻译,实际上是在质疑流量卡的实用性。现在各大运营商都在推互联网套餐,比如腾讯王卡、阿里宝卡这些,它们和传统流量卡有什么区别?我去年做过一个对比测试,发现同样29元的月租,互联网套餐能比普通流量卡多出20-30GB的通用流量。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怀疑:现在还专门买流量卡是不是太亏了?
流量卡的隐藏陷阱与替代方案
流量虚标问题比想象中严重
上个月我帮同事检测了他刚买的某款流量卡,宣传说100GB只要19.9元,结果用专业软件测试发现,实际可用流量只有标称的70%左右。这还不是个例,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试数据{:rel=”nofollow”},市面上三成以上的流量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流量虚标。最夸张的是,有些物联卡甚至会在夜间时段限制网速,让你看视频都卡顿。
这些套餐可能更适合你
省钱的关键在于匹配需求
我表妹就是个典型例子。她平时主要用微信和刷短视频,之前买了一张29元的纯流量卡,后来发现根本用不完。我 她换成联通大王卡,月租不变,但多了300分钟通话,流量还完全够用。所以选卡前一定要先算清楚自己每月实际用量,装个运营商的官方APP就能查得到。
实用技巧:如何找到最适合的套餐
第一步:分析你的使用场景
上周有个读者跟我说,他每个月流量都用超,额外支出好几十。我让他下载了”手机管家”这类软件,连续监测一周后发现,他超流量的主要原因是在通勤路上看高清视频。后来我 他办理了电信的星卡,里面包含30GB定向流量,正好覆盖他常用的视频APP,现在每个月都能省下30多块钱。
第二步:学会对比套餐细则
这里有个小窍门:直接打运营商客服电话,要求提供在售套餐的详细资费说明。根据我的经验,客服手里都有最新最全的套餐资料,而且他们现在都很乐意帮你做对比分析。我上个月就是这样帮父母换了套餐,从原来的月租68元降到了39元,流量反而还多了10GB。
第三步:关注这些关键指标
记得我第一次办卡时就吃过亏,看到”9元100GB”就冲动下单,结果发现是物联卡,网速慢得连微信消息都收不及时。后来学聪明了,现在每次办卡前都会用”工信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”的网站查一下运营商的口碑,这个方法你也可以试试。
你最近在用什么套餐?有没有遇到什么坑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,我们一起避坑!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套餐姐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taocanjie.com/?p=30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