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那天看到运营商在搞免费流量卡活动,我心想这不得写个搞笑文案吸引眼球?结果第一版发出去,朋友直接问我是不是账号被盗了。我把”免费领取”写成了”限时抢购”,把”轻松获取”写成了”手慢无”,评论区全是”这确定不是诈骗?”和”已举报”。最离谱的是,我还在文案里加了三个感叹号和一个握拳表情,看起来像极了微商在发毒誓。
后来我仔细复盘,发现搞笑文案最怕的就是用力过猛。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《移动流量卡使用指南》,用户对过于夸张的宣传会产生本能警惕。我当时犯的几个典型错误包括:
第二次我学乖了,跑去研究了杜蕾斯的社交媒体文案。发现真正的搞笑文案要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,比如他们把保险套促销写成”为爱保驾护航”,既幽默又不失专业。我试着把流量卡比喻成”月末救星”,结果评论区开始有人问”真的免费吗?”,这至少比第一次的”已举报”强多了。
第三次成功:找到搞笑与实用的平衡点
这次我完全改变了策略。先老老实实把流量卡的核心优势列出来:每月20GB通用流量、零月租、免费配送。然后才开始构思怎么把这些枯燥的信息变得有趣。我借鉴了脱口秀的”预期违背”技巧,把领取流程写成了”三不原则”:不花钱、不跑腿、不套路。
具体操作时我用了这几个方法:
“当你刷视频突然卡顿,当你好友消息发不出去,当你在电梯里失去信号——这时候你需要一张永远在线的流量卡”
“上次写文案被骂惨了,这次我学乖了,说人话:真的免费,真的好用,真的不骗人”
把20GB流量换算成”能刷200小时短视频”、”能打1000局王者荣耀”
最让我意外的是,很多用户居然开始在评论区帮我补充使用场景。有人说”这流量够我每天通勤路上追剧了”,还有人写”租房没宽带时期的救命稻草”。这种互动让我意识到,好的搞笑文案不是单向输出,而是要给用户留下接话的空间。
这些坑你别踩:血泪经验
现在回头看这三次尝试,我发现写流量卡搞笑文案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握分寸。太正经没人看,太搞笑像骗子。根据我在数字营销领域的经验,这几个雷区一定要避开:
别为了搞笑牺牲清晰度
我第一次失败就是因为用户看完不知道到底要不要钱。现在我会在文案最开头就用加大字号写明”完全免费”,搞笑内容都放在后面。就像美团外卖的广告,再幽默也不会让你搞不清这是送餐服务。
数据要经得起推敲
上次看到有个博主把10GB流量说成”能看4K电影100部”,结果被网友算出实际只能看5-6部。我现在每次写之前都会用流量计算器核对,20GB流量实际等于:
留出修改余地
我现在养成个习惯:写完文案先发到家人群试试水。要是连我妈都能看懂还觉得有趣,那这文案基本就成了。要是他们开始问我”这是不是要花钱”,那就得赶紧回去重写。有时候旁观者的直觉比什么专业理论都管用。
最近有个做运营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测试发现带点幽默的推广文案,用户留存率比正经文案高出30%。不过他也提醒,搞笑只是调味料,产品本身够好才是根本。毕竟流量卡要是信号不好,文案写得再好玩也没用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套餐姐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taocanjie.com/?p=2915